-
明镜(盘叶莲花掌)
名称:明镜(Aeonium tabulaeforme) 别名:盘叶莲花掌 科属:景天科、莲花掌属 产地:大西洋加那利群岛 形态特征: 植株低矮,由100~200枚肉质叶组成莲座状叶盘,其最大直径可达50厘米。叶片无柄,匙形,叶色草绿至灰绿、深绿,叶缘有白色纤毛;叶片全部由中心水平向周围辐射生长,使整个叶盘平齐如镜,没有一丝空隙;由于叶缘颜色稍深并有白色纤毛,同时外轮叶大,内轮叶小,故镜面般的叶盘就像一幅精美绝伦的几何图案,非常奇特。开花时叶盘中心的叶片逐渐脱离叶盘呈互生状,同时中间有圆柱状花葶出现,最后发育成60厘米高、巨大、顶生的圆锥花序,小花黄色,花后结种子,随后整株枯死。 栽培方法: 光照温度:主要生长期在春、秋两季,生长季节应给予充足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会造成植株徒长,株形散乱,叶间距较大,叶丛不呈盘状,严重影响观赏。冬季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夜间最低温度在10℃左右,并有一定的昼夜温差,植株能继续生长,可正常浇水、施肥;如果保持不了这么高的温度,控制浇水,维持盆土干燥,使植株休眠,也可耐5℃低温。夏季高温时,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滞,宜放在通风、凉爽处养护;避免烈日曝晒,勿多浇水,更不能长期雨淋,以免因闷热潮湿、土壤积水引起植株腐烂;也不要施肥,等秋凉后再恢复正常的水、肥管理。 浇水:应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盆土积水,否则会造成烂根; 施肥:每半个月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 翻盆、配土:栽培中如不留种子,当叶盘中心开始凸起,即将出现花葶时,要及时将其剪除,以促发侧芽。每1、2年的春季或秋季翻盆一次,盆土宜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可用腐叶土、园土、河沙等混合配制,也可掺入少量的骨粉等钙质材料。 繁殖:明镜可在生长季节剪取萌生的侧株进行扦插,若无侧株可将植株顶部的莲座状叶盘剪下扦插,下半部仍留在土中,会长出许多侧芽,等这些侧芽长得稍大一点就可取下扦插。明镜扦插前要晾1、2天,等伤口干燥后,下半部插于沙土或蛭石中,保持稍有潮气,很容易生根。如能采到种子,还可进行播种繁殖。 景观用途: 明镜株型奇特,其莲座状叶盘平齐如镜,上面还有精美的图案,非常美丽;明镜缀化扭曲多姿,特别是栽培多年的植株好似连绵起伏的山峰,甚为别致。宜作小型盆栽,点缀桌案、几架、窗台等处,精巧美观,效果独特。
2022-02-25 -
多肉创意盆栽 - 多肉植物墙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DIG花园的园主Cara 和 Will Meyers,引领着多肉墙的潮流。他们认为,多肉墙很好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尤其是当家里有一片单调的白墙时。 多肉墙就像是装饰画,墙体花园是悬挂在墙壁上的艺术,是鲜活的图画,能充分表现你需要的装饰风格。 多肉植物因为具有生长速度慢、对水需求量小的特点,是墙体花园装饰材料很好的选择,这是从材料和建筑设计的迎合性决定的更何况多肉兼具各种美感的形态以及绚丽的色彩。 在墙壁上种上各类多肉植物,将会给人耳目一新的震撼和惊喜! 步骤一、将多肉植物茎部保留1-2英寸,将底部的叶片扒去,这样有利于之后根茎从扒去叶片的叶节点出长出。 在种植时,先将剪下的待种植物放在托盘中两三天,有点蔫没关系,这样有利于修剪的伤口复原,减少后期伤口腐烂的可能性。 步骤二、准备旧的相片,去掉镶嵌的玻璃,或者相对应的其他框架材料。准备其余材料:钉子、钢丝网、夹板衬垫等。 步骤三、将两个框架钉一起,增加框容器的深度以填埋泥土,同时适当的做好防水工作。 步骤四、在框架上安置铁丝网并钉牢。 步骤五、安置夹板衬垫,作为背景衬板。 步骤六、刷油漆,让框架的色彩更协调,建议涂抹上防水的油漆。 步骤七、在多肉墙的框架上填种植的介质,建议泥炭土和颗粒土混合,兼具保水和透气的特性。关于多肉的介质。 步骤八、在铁丝固定住的介质,用筷子插出适合种植多肉的小洞。 步骤九、将多肉种植上去。 步骤十、注意多肉的搭配,设计好多肉墙风格 步骤十一、将刚栽好的”多肉墙”搁置在室外一两个礼拜,逐渐增加日照,次期间控制好浇水的量。最后将多肉墙放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自个儿看着乐吧。
2022-02-25 -
多肉植物创意盆栽 - 铝编花器多肉养殖
夏天来了,我们不能再对多肉植物动手动脚了,但是我们还可以多肉的家进行各种diy,等到秋天就让多肉入住自己做的狗窝…不…是海景别墅!下面介绍一个简单环保的铝线花器DIY。 铝线是园艺造型中很好运用的素材,通过过铝线我们可以随意制造出我们所要的铝编花器或是装饰图案。尤其现在的铝线有各种颜色的选择,选择一个适宜的颜色,可以百变的造型,搭配各种姿色的多肉,也称得上是良肉美盆。如下图所示的花器就是用铝线编制的。 你也可以利用铝线和水苔打造出悬吊型的多肉盆景,铝编花器的造型除了利用尖嘴钳等专用工具外,还可以利用生活周遭随手可得的器物如图罐、笔杆、瓶盖、方型盒等等。 下面开始铝制花器和多肉不得不说的故事。 1.如上两个一大一小的花器就是铝线所编制,其中~连接处都是用钩子状~互相连接压紧而成。 2.接着塞入水苔,周围和底部要压实,中间的水苔要蓬松~(要植入多肉)。 3.如下先植入较主要性的植株,如果花器不是很大,建议不要用生长快速又很会长高的多肉品种,尽量挑选莲座型或是匍匐型多肉。 4.接着植入一些背景植物,做配色及填补空隙用。植入多肉时,配合镊子的使用会方便的多。 如果种植的时候使用的是多肉的枝条,或者种植过程中伤及多肉的根系,不要过早的浇水,避免潮湿腐烂,可防止一周等伤口风干后再浇水。如果水苔是湿的,要等水苔干才能再浇水。(用浸泡的也很方便~不用五分钟水苔就能吸水吸饱了)。光线一样是要在充裕的场所~不然很快就会变型。 再看看进阶版的,也许今年的七夕情人节你就能用到,心形铝制花器的编制,多肉DIY无所不在。
2022-02-25 -
多肉植物的基础养护经
卖萌的肉肉植物已经成为植物爱好者们的新宠,看似容易照料的多肉植物有时候也会“犯脾气”,但是把握好几个养护要点,就能应对自如啦~ 浇水 多肉植物大多来自干旱地区,因此对水分的要求没那么高,最需要担心的问题是浇水过多造成的烂根。在生长期(如春季、开花等)要多浇些水,而在休眠期(如冬季、花谢、落果等)要少浇水。始终坚持干透浇透的原则,夏日不要在烈日下浇水,冬季则最好选择温暖的中午。此外,不要将水直接喷洒在植株上,不仅会影响美观,还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光照 多肉植物大多都喜欢阳光,但夏季的烈日还是承受不起滴~肉肉们喜欢充足但柔和的光线,夏秋季节适当减少光照时间,冬春季节则适当增加。光照对多肉植物变红有很大的影响,像虹之玉锦、红稚儿,光照不足肉肉们就会褪色咯~ 土壤 肉肉们喜欢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大颗粒的赤玉土和日向石是较好,掺杂一些谷壳碳会更好。上述土壤搭配适合初学者使用,即便照料不周到,也能得到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施肥 春季是肉肉们生长旺盛的季节,因此可以施一些肥,以促进她的生长。新植株刚刚栽入土中的不必施肥,对于大多数肉肉植物来说可每半年施一次肥即可,生长速率越快的,需要的肥料量就会相对较大。适当的补一补氮肥有利于肉肉们的生长,但是切记不要贪多,过多的化肥会害死肉肉们的~ 多肉植物种类很多,习性也略有不同,在购买和栽种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些。初学者种植组合盆景,最好选择容易成活且相互之间习性差距不大植物组合在一起~
2022-02-25 -
多肉植物怎么过冬
冬天来了,一些肉友都早担心多肉植物过冬的问题,寻找了一篇多肉植物过冬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本文的作者在南京,冬天室外夜晚极端低温在零下7-8度之间(一年就那几天),其它一般在零下2-3度左右,白天温度都会在零上5度左右。 一些多肉植物过冬的感觉,如果和您的不一样,也只能说明我们的环境不同,情况不同,个人认识不同,以及养殖的植物不同。 我种植多肉的时间并不长,开始时也为植物过冬头疼,也是到处问别的花友和看书,经过几年的的摸索,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出一点经验,觉得别人的经验不能不听,也不能全听,毕竟各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家庭小环境不一样。南方的花友根本不考虑这个问题,而北方花友室内有暖气,基本也少烦神,只有江淮这一带相对麻烦点。要啥啥没有的。 我只是普通爱好者,没有啥大棚,只有封闭阳台,阳台内有淘宝上那种4层花架一个,还有个双层小温箱(方管及塑料薄膜做的),以及泡沫盒一只。室外的一个一平方左右和半平方左右的小温箱各一(材料为不锈钢和阳光板),这些东西可能大家都有吧。 其实多肉植物顺利过冬,主要也就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2光照3水份湿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然后是光照。水份居末。 首先、温度 多肉植物耐最低的温度虽然各有不同,但个人感觉如果你温度能控制在10度以上,那这些东西,你直接不用看了,但如果难保持,那还是区别下对待吧,对于温度这一点,大概分一下这种情况来: 一:成株(只要不是一年内的苗,按成株过冬对待) 1:仙人类一般只要不低于5度就可以(最高也不要超过20度,太高了容易休眠不彻底,影响来年开花),象南京这,封闭阳台内基本能达到这个最低温度限了,所以仙人成株是最省事的,在这个温度基本不出问题的前提一冬天都不浇水,越干越好。 个人养殖参考:星球,鱼,裸萼,强刺,乳突类等常见品种 2:块根类我感觉最好不要低于10度,我以前曾经把几个块根放在封闭阳台内和仙人成株放一起过冬,但到开春后,才发现根部都冻烂了,这类的我虽然养的不多,但感觉相对仙人类,绝大部分耐低温还是差点的。 个人养殖参考:大戟类,还有什么牵牛啥的 3:12卷,这个东西我没考虑过最低耐受温度,但个人感觉只要不少于10度都没问题,我自己的东西一般都放在小温箱内,保持在10-25度之间,冬天都在正常生长,所以这个嘛我就不能乱讲了,有待12类大仙进一步指教。 4:番杏类,这类我只养石头和肉锥,成株过冬基本参考仙人类,只要不低于5度就行了。 二:苗(主要是一年内的苗,第二年的,我都当成株对待) 1:仙人类的苗如果你没有条件让它生长的话,那最低温度一定要保持在10度以上。如果想让它生长,最适合的温度个人感觉在15-30度之间,白天有太阳的时候,温箱内可以达到30几度,但没太阳的时候可能就比较困难了,个人建议还是去淘宝上买温控器解决吧。 2:块根类的苗我就前两年播过次,和仙人苗放一起过的冬,所以不太清楚。 3:12类的苗我感觉在12-25度之间比较适合,这样还能生长。 4:石头和肉锥的苗我也保持在12-25度之间,我在控制好湿度的前提下,基本和12类的苗放在一个箱子里。省事。 苗类过冬关于温度小结:如果你想让苗冬天继续生长,那最好加温,加大温差。如果达不以这种条件,也最好保持在10度以上过冬。 其次、光照 多肉植物过冬,都要保持良好的光照,但受条件所限,所以我还是对自己的植物所需光照的最低要求来决定植物的摆放位置,我一般是按光照从好到差的地方放置植物位置的,如下所示: 石头成株,块根和球成株,12成株,石头苗和肉锥苗,球苗,12类的苗 还有,我从来没有用过任何人工光源来增加光照,所以这方面的知识是空白,但我感觉任何人工光源都替代不了太阳光。 小结: 所有植物冬天尽量给最好的光照,尤其是冬天想让肉类植物也就是所谓的冬型种植物继续生长(包括苗)那就更要给予尽可能的最好光照,不然植物容易出现徒长,影响观赏性及来年的抗逆性。 在这里我特意提醒下:我几年前曾经在哪看过有人发贴讲,球类成株过冬用报纸包起来放在床下过冬,到开春后再种,说这样省地方。我当时傻乎乎的真的拿了几个成株(实生)试验了下,结果是:开春种下后,花照开,但不见生长,我就觉得奇怪,然后拔出来一看,全部没有生新根,最后全部完蛋了。个人感觉,无论哪种植物,哪怕是休眠期,对光照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一点光照没有,那植物会变得虚弱,抗逆性下降,最终的结果可能基本是完蛋,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发傻再去试验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再次、水份湿度 一:成株:球类块根类我冬天完全停水的,石头肉锥类个把月才少浸点(在晴天的时候),12类如果加温让它生长,就按正常水份来控制,如果仅为了过冬,我基本也学石头成株一样的少量浸水。 所有休眠期植物湿度都尽量保持低点,以防腐烂。 二:苗:如果想让苗加温生长,就按正常水份湿度来对待,如果不加温,最好控制好水份湿度,土不能象成株那样干,但也不能很湿。 总结:个人觉得植物其实过冬并不难,我重点主要放在控制温度,因为它是最基本的了,所以也在这方面乱讲的最多。但其它两点同样也要注意,总之植物过冬时一定要结合围绕这几点 ,灵活掌握,灵活运用。我认为,基本过冬出现问题的,第一都是没控制好低温,造成冻死冻伤。第二就是光照不够,当时显现不出来,但到第二年的生长季节,就容易出现植物抗性不足的问题,第三就是水份,成株类休眠时瞎浇水烂死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如有和大家不同的地方,或是觉得我写错了,可以提出,共同切磋,求同存异,提高水平。还有本人文化水平有限,有语句不通和有错别字的地方您不要扔砖,明白大概意思就行。 对了,还有几个地方友情提醒下: 1:球类和肉类过冬最好分开。 2:肉类中的12卷和番杏类最好也要分开。
2022-02-25 -
创意掌上多肉盆栽 - 红酒塞里的多肉制作流程
小而萌的多肉植物总是受人欢迎的,现在只要利用红酒塞就可以打造你的掌上多肉,不仅材料易取,容易上手,而且还可以刻画出你的各种创意。 一、所需材料 雕刻用的小刀,红酒塞,镊子,用来种植的多肉,铺面用的小石子。 二、制作流程 从酒塞边缘开始挖孔,刚开始可以离边缘一段距离,给自己留一点闪失的余地。大概保持0.3厘米的厚度,由边缘向中间挖取,挖得越深,越要小心力度,挖这个其实很容易。红酒塞本身具有一定透气性和吸水性,并不需要刻意的挖出排水孔,如果实在担心排水问题,也可以按自己喜好,打通几个小孔。 挖好之后,就可以填充种植多肉的介质了,因为红酒塞内的空间超小,所以较大一点的颗粒就不太合适了,介质可以选择沙子和泥炭土,能够将根系稳固的固定在红酒塞内。介质铺到一小半后就可以将可爱的多肉种进去。 因为红酒塞的空间太小,一定要预留部分空间,表面还是要稍微盖一下的,稳固植株。如果填充介质的感觉太难,放不进去,这时候镊子就派上用场了。之后可以铺上一层铺面石,如一些有颜色的小彩沙或者小石子,可以让红酒塞里的多肉更富色香味。如果感觉红酒塞太轻,底层可以先填些沙子或者小石子增加重量便于放置。 三、多肉选择 可以选择一些叶插小苗,另外也可以搭配一些叶片娇小型的成年株,比如:姬秋丽、小人祭、熊童子、薄雪万年草等等,多肉植物的个头大小和盆大小有着很大的关系,只要种进酒塞内,也不需要过分担心后期植株是否会过大。 此外,还可以在红酒塞外画上一些图案,让红酒塞里的多肉气质陡增,可以参照上篇文章————红酒塞里的多肉。 四、平时养护 注意好浇水的节奏,红酒塞本身带有一定的吸水性,可以感受木塞外部是否干燥或者植株的状态决定是否浇水。浇水可以考虑浸盆后,小心的倾倒掉多余的水分,或者使用带尖长吸嘴的浇水壶浇洒,注意不要冲掉铺面的小石子。
2022-02-25 -
多肉植物紫米粒盆栽
紫米粒原产南美玻利维亚,阿根廷,巴西等地,是新兴的花卉品种,性喜欢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阴暗潮湿之处生长不良。极耐瘠薄,一般土壤均能适应,对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特别钟爱。其生长强健,管理非常粗放;无论自播繁衍还是扦插繁殖都相当出众,短期内即可达到观赏效果,是非常优秀的景观花种。紫米粒上面米粒较脆弱,稍有震动就会掉落,掉落的米粒不要扔掉,很容易生根。 两年前,从花友处分享了一些紫米粒枝条,种下后并没有给子太多的照料,但每次看到它们时,总感觉这些肉肉的小家伙一直在精神抖擞地抽枝长叶,永远认认真真把自己打扮得很精神。夏天的时候,她们更会开出粉红色的小花,与普通的单瓣太阳花有此相似。 心动便开始行动,进行造型”三步曲” 第一步:准备一个小圆盆,把种植土填高并整理成半球形。这些”小紫米粒”碎小而多,用这样半球形的堆土方式,应该最适合它们密集群居的特点。整理时颇费了一番功夫,要将土堆尽量弄得圆润饱满,才能与紫米粒小巧可爱的风格相得益彰。 第二步:耐心地将”小紫米粒”们逐一上盆。这一环节要讲究章法和规则,按照盆土的弧度,由下至上逐层扦插。这个步骤千万不能心急,要将”小紫米粒”们逐一排列整齐,相互之间留出一些空间,便于日后茁壮生长。操作时不用太用力,只需把紫米粒放在土面轻轻一按即可。 第三步:选择半阴环境放置花盆,随时观察小紫米粒长势,随时将意外掉落的小家伙栽回花盆中。注意观察盆土湿度,及时喷水,保证土壤湿润,便于紫米粒生根。约一周后,”小紫米粒”们顺利生根,不再有不听话的小淘气往地上掉了,新叶也随之展开,绿油油的,很是娇嫩。此时,可以将花盆移植到阳光充足的地方。 夏末,紫米拉仿佛厌倦了在小盆中的平淡生活,枝条上长出许多上面紫红,下面泛绿的”小紫米粒”,轻轻一碰就会脱落,落地即可生根,如同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冒险,随时出发去寻找新的家园。紫米粒的”决定”让我颇感纠结,家中植物已经”泛滥成灾”,实在没有地方种下这些”小紫米粒”,但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实在招人爱,丢掉确实可惜。于是,我找了个半圆形花盆栽种了一些,余下的不少。几番思考后,灵机一动:何不跳出传统盆栽的模式,尝试更加立体组合造型。 随着气温的降低,紫米粒的枝条开始由绿变红,理想中的”紫色山丘”终于出现,由于花盆只是放置在半日照的阳台,且该年冬天足有两个月的阴雨天,根本见不着太阳。因此断定,决定紫米粒变色的主要因素是低温。一段时间后发现,”小紫米粒”们对新家相当满意,养护方面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平时里想起来就浇一遍水,浇水多了也不会徒长,整个冬季都保持这个可爱的样子(应该处于休眠状态)。一直到2012年春末的时候,它才慢慢变绿,然后便抽枝、展叶、开花,开始一段新的轮回。
2022-02-25 -
罗密欧简介以及养殖方法分享
名称:罗密欧Echeveria 'Romeo' 科属:景天科拟石莲属 形态特征: 罗密欧是东云的一个园艺种,植株叶片肥厚,叶尖、叶面光滑有质感。常年淡紫红,新叶浅绿色,全日照下会轻微深紫红,温差大时整个叶片都是红色。容易群生。罗密欧春夏期开花,聚伞状圆锥花序,花序较高,小花锥状向上,花开橙红色,五瓣。 栽培要点: 罗密欧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轻微耐寒,也可稍耐半阴。罗密欧这个品种比较娇嫩,夏季浇水千万不要浇到叶心,浇水一定要到太阳下山以后,不然容易烂哦。平时浇水也要注意。 四季养护: 夏季高温时植株有短暂的休眠期,此时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滞,可放在通风良好处养护,避免长期雨淋,并稍加遮阳,控制浇水。 春、秋季和初夏是植株的主要生长期。盆土要干透浇透,生长期过于干燥会让老叶枯萎(休眠期除外)。 冬季如果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2℃,可正常浇水,使植株继续生长,如果保持不了这么高的温度,就要慢慢控制浇水,让植株渐渐休眠,盆土干燥时能耐零下6度的室内低温(室外不行,有霜冻)。 配土:养殖的土透气就可以,罗密欧对土壤适应性非常强,也不容易生病。可以用煤渣混合泥炭,透气为主,没有具体比例,盆表面覆盖的是颗粒河沙,美观且透气。 繁殖:罗密欧的繁殖可砍头催生蘖芽或者分株侧芽,也可叶插繁殖,成功率比较高。
2022-02-25 -
白牡丹养殖方法及其介绍
名称:白牡丹Graptoveria cv. Titubans 别名:白丽 科属:景天科风车草属ⅹ拟石莲属杂交 原产地:南非 形态特征: 白牡丹是景天科、风车草属的“胧月”与拟石莲花属的“静夜”的杂交品种,被比喻为:“普货”中的“战斗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株生长较快,易生出分枝,形成群生株。叶子,倒卵形,互生,排列紧密成莲花状,叶端有小尖,叶背凸起,似龙骨突,肥厚。叶子表皮的颜色并非白色,而是绿色或是蓝色,不过被有淡淡的白粉,在光照下常常浮现灰白色,其叶尖在强光且干燥少水下,会出现轻微的粉红色,秋冬季节温差加大时,叶片也会泛红。花期春季,聚伞花序,花铃状、黄色,5个花瓣,背面有浅红色细点。同是白牡丹,由于生长环境和条件等不同,它们的叶色和叶形会略有不同。 栽培要点: 白牡丹,冬型种。喜温暖、干燥和通风的环境。适应力强,喜光、耐旱,也稍耐寒、耐阴。忌烈日暴晒和盆土积水。生长适温15-25摄氏度,冬季不低于5摄氏度。全日照,生长期一定要充分见光,否则就会“徒长没商量”。浇水坚持土干透后再浇水,一般1个月1次足矣。夏季适当遮荫和注意通风,冬季控制浇水,在室内向阳处过冬。介质以肥沃、疏松即可。繁殖采用扦插,其中叶插也极易成活。 配土:土壤用的是泥炭混合珍珠岩加了浮石,比例1:1:1,为了隔离植株和土表接触,也为了更加透气,可以铺上颗粒干净的河沙,河沙尺寸3到5毫米,沙层厚度5毫米。 浇水及光照:浇水是干透才浇透,不干不浇水。春天和秋天是生长期,可以全日照。夏天轻微休眠。通风遮阳,炎热夏季每个月4到5次水,不浇透。以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就可以,夏季水太大容易腐烂。冬天温度低于5度就要逐渐断水,3度以下保持盆土干燥,尽量保持不低于零下3度。这样就可以安全过冬了,寒冷的冬季水分大了会烂根。
2022-02-25 -
红稚莲怎么养?
名称:红稚莲 Echeveria macdougallii 别称:红美人、胭脂莲、卡日松 科属:景天科、石莲花属 原产地:墨西哥 形态特征: 红稚莲,叶,轮生,长匙形,肉质,叶端有小尖,排列成莲座状,绿色,秋凉后经阳光直射,茎、叶出现红晕,有的整个植株都变成红色。红稚莲,茎长,老株,易木质化,有时还会长气 根,植株随着生长,茎渐渐变长、下垂,成垂吊状,很容易群生。冬、春开花,伞状花序,花小,白色。 栽培要点: 红稚莲,生长较为迅速的品种。无明显的休眠期,几乎全年都在生长。喜温暖、干燥和通风的环境,喜光,耐旱,耐寒,耐阴,不耐烈日暴晒。生长适温15-25摄氏度,冬季不低于5摄氏度。生长期每月浇水1次,给予充足的光照,如长时间在阴处养护,株型会变得松散难看。 繁殖方法: 红稚莲可以采用扦插、播种。
2022-02-25 -
凝脂莲 介绍及怎么养?
形态特征: 凝脂莲,小型多肉品种。有茎,叶互生,排列成莲座状,匙形,表面光洁,正面平坦,背面隆起,肉质厚实,翠绿色,或嫩绿色,叶面上被白粉,有纵向暗纹,并透出密布的极细微的白色颗粒,犹如凝冻的脂肪,经充足的阳光照射,叶尖会出现美丽可爱的小红点。常从茎的下部生出新芽,形成群生状。春季开出成簇小花,白色,花药紫色。 栽培要点: 凝脂莲,夏型种。喜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为了养出紧凑的株型,应多晒太阳,控制肥水,不干不浇水,浇水宜少量。管理比较容易,室外养护,避免雨淋,尤其是暴雨,或长时间的阴雨,夏季避免烈日暴晒。冬季置于室内向阳处养护,保持5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介质以透气疏松保湿为好。 繁殖方法:凝脂莲可以采用扦插。
2022-02-25 -
珊瑚珠怎么养殖?
形态特征: 珊瑚珠,多肉花卉中的小型品种。茎细,容易陡长。叶卵形,交互对生,生有细毛,绿色,在光照充足和温差大的条件下,会变紫红色,或红褐色,并有些光泽,外观就像小珠子,或如大一号的赤豆、微型的葡萄。那红彤彤、圆滚滚、油光光、肉乎乎、毛茸茸的可爱的小叶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成为识别其的关键词。植株生长较为迅速,易出分枝,形成群生状。花期秋季,花梗较长,小花白色,成串开放。 栽培要点: 珊瑚珠,为冬型种,夏季有短暂的休眠。生性强健,较适宜在室外种植,以多晒太阳,除夏季高温需半阴养护外,其余时间都全日照。冬季断水,可耐零下5摄氏度的低温。考虑到在12摄氏度左右,能继续生长,冬季在室内空调房内养护,可适当加些水(微量),以保持盆土湿润。介质可选用多肉类专用土。 繁殖方法: 珊瑚珠以叶插为主。
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