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注定平台化、直播化

我以前不怎么玩抖音,最近两个月才开始玩。

玩抖音的最大收获,不是关注了多少小姐姐,也不是听到了多少好歌曲,而是买了一堆的东西。

作为一个宅男,我是不喜欢购物的。从来没上过某宝,有需求直接去京东。在京东里搜索,下单,付款,然后等待收货,就这么直接,客服都没联系过。

我以为只有女人才喜欢购物,现在觉得自己错了。男人也同样喜欢买买买,只是大多数情况下,男人不清楚自己要买啥。而抖音,成功激活了我这个宅男的购物欲。

我在抖音乱七八糟买了一堆,这些东西是平常不会知道,也不会考虑的。比如,我买了老家的腊肉,买了江西的米酒,买了俄罗斯的面包,买了安徽的锅巴,还买了几块和田玉。为什么买呢?还不是因为正好刷到了他们的直播间。直播间展示的场面很生动,要么是正在制作美食的场景,要么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任选,刷到了不管男女都会动心。

看到一个数据,今年抖音、拼多多的GMV都大幅上升,而淘宝大幅下降,这也符合我自己的直观感受。我周围的人,甚少上淘宝了,都在社交平台购物。平台电商是各大公司的重要收入增长点。

社交平台比如抖音、小红书,最大的优势就是流量巨大。开实体店的人都知道,要选在人气旺盛的地方开店才有生意。那么电商也是一样的逻辑,只要人气旺盛,卖啥都可以挣钱。所以各大社交平台里聚集了大量商家,7×24小时不断卖货,挣得盆满钵满。

我认识的一个老大哥,家族做传统生意的。疫情期间,他作为代表发展直播电商,在抖音入驻,做得风生水起,间接挽救了家族的生意。为什么选择抖音?还不是因为人流大。只要有人来就有做生意的机会,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政策上也鼓励发展平台经济,我想这个道理是存在的。现在没人逛街,实体经济萎靡不振,老百姓消费信心不强。而各大社交平台,却聚集了大量人流。在刷一刷短视频的同时,看到喜欢的东西,禁不住诱惑随手下一单,完成了购物,刺激了消费,促进了商家收入增长,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这的确是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说平台解决了引流,那么直播就解决了售卖。直播作为卖货手段,真的太生动了。以往在某东买东西,看到的都是一堆过度美化的图片,买回来一看,实物与展示差别太大,气不过就退货。而直播间看到的东西,更真实,更直观。很多直播平台,也不允许对货物开美颜,保证东西的真实率。

除了货物更直观外,购物的交互过程,也更为友好。如果看中某东西,可以要主播360度无死角,现场给你展示一番,就跟真实在实体店购物的体验一样。这个交互过程,比传统电商在网站展示造假图片、通过客服进行文本沟通的体验,要强太多了。

当然,直播电商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我上一篇博客写的,在某音直播间买到劣质货,商家明显存在欺诈行为。这就需要平台与公权机构,通过技术的手段和行政的手段,大力整顿市场秩序,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我听说南阳石佛寺经常抓造假者,抓到了就重判,这的确是好事一件。

总之,未来的电商,我认为就是平台与直播的整合。平台带来流量,激活消费者的购买欲。直播带来更好的购物交互体验。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平台经济,帮助社会经济完成转型。传统的电商网站,比如某宝、某东,如果不完成技术的转型和商业逻辑的升级,恐怕会被社交平台远远甩在后面。

抖音直播间的和田玉乱象

我并不是资深和田玉玩家,只是业余爱好。但在这个爱好上,我至少也烧了十几万。这其中上当无数,换来的经验都是真金白银买的。

和田玉本质就是石头,它自身没有什么价值,只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了它额外的价值。所谓“陌上颜如玉,公子世无双“,用美玉来形容有气质、态度温和的男子,美玉也自古以来成为文人骚客的标配。

和田玉的地理分布本身很乱。狭义的和田玉只有新疆产的才算。广义和田玉那就多了,除了新疆外,青海料、俄料、韩料、广西料、贵州料等,都算得上,可以出具和田玉检测证书。我买玉不多,但也收藏了一些代表性的和田玉。

人人传颂的新疆塔青,是绝版青玉,因为原矿早就封了。我在前几年有幸买到几块真货。塔青号称黑羊脂,玉质紧密,油性很好。如下图,打灯看牛毛纹明显,光圈贴上去后吃光很浅,细密而沉稳。

新疆米达料,也是传说中的料子。传闻米达无大料,但我也有一块米达的牌子。奶白、清澈、温润,符合和田玉一切特点。如下图。

如下是俄料里的巴沙料,市场上也少见。它高白(绝对羊脂级)、结构少,可惜跟新疆料比起来,仍然油性不太够。

再看一块青海野牛沟,晶莹冰澈、纯净无染,如下图。当然青海玉的老问题就是水透,这块也能看出来。

其他料子,包括墨玉(山料、籽料),且末糖,青花,格青(西瓜皮),翠青,鸭蛋青,还有各种颜色的青海玉(晴水、湖水、藕粉、烟紫),我都买过了。

当然,还有好些我不曾拥有的。比如籽料、沁料,我从未买过。以我十几万的经验值,估计难以识别这俩货的真假,所以凡是带皮的我都不碰。还有新疆于田料、黑山料,我也没有,主要是资源少、价格高,没有机会去收藏。

以前我买玉,虽然也是通过网络买,但主要是在京东。京东的和田玉也有假货,但只要找正规商家,大概率质量还是有保证。然而,这几天我碰巧进入抖音直播间,看到卖和田玉的情况,那真是一言难尽。简单说,就是一个词形容,满眼假货。

请注意,和田玉的假货,并不是指它不是和田玉,而是指以次充好,拿劣质的料子,充当好的料子。比如,贵州罗甸玉也算广义和田玉,可以出具证书。罗甸玉奶白、结构小,但是玉质差、产量大,本身不值钱。抖音直播间大量的罗甸玉当作米达卖,这样用户花了大价钱,买到的却是名不符实的东西,说买到假货也无可厚非。

如下假货我在抖音直播间每天都见到。

  • 假的塔青。广西黑青(产自大化,俗称墓碑料)当作塔青卖。要知道随便一块塔青小牌子,价格就是大几千。那些几百块买塔青的,自己想想有无可能。
  • 假的墨玉。到现在为止,我在抖音直播间没见到哪怕一家卖真籽料墨玉的,都是假东西。也有很多广西料当作墨玉在卖。
  • 假的籽料和沁料。这种就太多了,满屏幕是各种山料(青海料、俄料、罗甸玉、大理石),滚筒上色当作籽料卖。真的籽料产自新疆玉龙河,千百年流水冲击而成,市场资源早就很少了。
  • 假的翠青。真翠青现在也是天价,假的翠青就是各种染色的料,比如大理石染色。
  • 假的米达。很多,清一色贵州罗甸玉(俗称马桶料)当作米达在卖。
  • 假的且末糖。很多质量次的俄糖假冒且末糖在卖,主要是好的且末糖现在也是天价。

抖音里还有各种拍卖,那价格低得离谱。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拍卖,很大的一块糖料,才拍到几百块。以我多年上当的经验,隔着屏幕一眼看出那是一块真的糖玉。这么好的东西才拍到几百块,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狠心就加了一手,买回来欣赏。如下图。

这是真糖玉吗?答案是真的,就是和田玉,不是别的东西。这块糖玉且不说它的产地,老俄糖也好,且末糖也好,它的玉质很细,几乎没有结构,上手油润性很好,比前面的巴沙料还要油。巴沙料细看有粥状的结构,而这块料子几乎无结构。

这块大牌子80多克,好的糖玉都是按克价算的,一克200多块。这么算起来,它也是一万好几的东西。在正规的商家,购买一块这样的糖玉,价格怎么的都要1.5万。现在我几百块就拍到了,难道真是捡漏?

抱着捡漏想法去买和田玉的,最终都被狠狠打脸。这块的确是糖玉,但它是有问题的和田玉。打灯看,里面有一条大大的裂,从顶部一直裂到底部,这就导致这块玉根本不值钱。要知道和田玉的裂是致命缺点,有裂的东西都不值钱,平时正规商家不会拿出来卖。

然而在抖音直播间,主播不会告诉你这块料里有裂,也不会打灯给你细看。他只会一个劲的鼓吹料子好、价值高,让你赶快去抢,抢不到就好像损失了一个亿。在这个氛围的鼓舞下,无数小白上当受骗,买了不值钱的东西,可能货都退不了。比如我这块,就是微信付款,私下发货的,退货都没有途径。当然我也不打算退了,几百块的东西,当作经验值也好。

还看到抖音直播间拍卖这块翠青。这个就一眼假,大理石(俗称阿玉)染色的。

这块翠青也拍了几百块,想想怎么可能。成色这么好的真翠青,价值最少在两万以上。

抖音直播间的这种乱象,我想也不是近来才有的事。我听说好些卖假货的商家,都挣到了大钱,开豪车、住豪宅。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割了无数真正买家的韭菜。我希望官方能整顿一下,把卖假货的、以次充好的商家赶出去,还给真正的和田玉玩家一片纯净的天空。

惯性思维是进步的最大障碍

昨天开车出门,今早就收到一张违章处理单。机动车未按指引道路行驶,罚款300块。我仔细看了下违章照片,才恍然大悟,这个违章挺不值得的。

如上图,有两个路口,都可以左拐进入主干道。平时我基本走左边这个路口,此时第二条道可以左拐(绿色标记)。但昨天偶尔走的右边这个路口,第二条道直行,并不能左拐(红色标记)。因为平时在第二条道左拐惯了,我想都没想就拐了,于是吃到罚单。

违章的原因,并非我对道路不熟悉,这可是家门口的道路。也并非我开车不注意,我近10年没收到过罚单,平时还是蛮谨慎的。这主要还在于我的惯性思维在作怪。平时一直在第二条道左拐,昨天无意识也走入第二道并左拐了,没想到那里却是不同的路口。

惯性思维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还是蛮多的。刑侦影片都这样描述,罪犯通常有一些不经意的习惯性动作,这些动作被细心的警方注意到,并成为破案的关键。对警察来说,这叫细节决定成败。对罪犯来说,这叫习惯害死人。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习惯意味着固守成规,不能变化,这在某方面来说,其实是不利因素。比如,要学习新知识,要随时调整心态。环境每天都在变化,如果我们不变,那将会很难适应社会。

作为IT人,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出现,要面临学习新东西的处境。就拿前端开发来说,这些年风起云涌,有多少不同的框架和类库出现,令人眼花缭乱。如果我们固守成规,沿用惯性思维,还用老的方式解决问题,那就没有进步了。在这内卷的时代,就很容易被淘汰。

运维领域也是一样的。以前运维叫IT,后来叫DevOps,再后来叫做SRE,现在叫做云原生。以前的运维拿着笔记本电脑,蹲在机房值守。后来运维开发结合,运维也要动手开发自己的基础架构,要会用python。再后来SRE对职业标准要求更高,什么弹性、高可用、环境隔离、松耦合、APM、monitoring,都要在架构设计上做到。到了云原生时代,所谓存算分离、容器化、大数据、微服务、服务编排等等,要求又变了,运维人也要动手写golang。

不管是前端,还是运维,还是其他开发、产品、测试,必须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每年都在出现和变化,日新月异,业界甚至有个摩尔定律的说法。如果大家还抱着惯性的思维,来面对新技术的发展,不肯学习,墨守成规,那毫无疑问将被这个飞速发展的IT时代淘汰。

我自己是搞Infra和big data相关的,但我同时也学习了云原生和k8s,学习了terraform开发, 学习了prometheus监控,更别说与数据相关的ML开发如tensorflow了。如果我不学习这些,那么我的知识栈就还停留在hadoop时代,停留在openstack时代,早跟不上现有业务的发展需求了。

当其他公司都用上各种容器化、微服务、弹性调度、服务编排(且不说实用性怎么样),我还沿用惯性思维,给你搞几个openstack实例,那无疑会让人笑话。当其他公司都用flink/spark这种流批一体的技术架构时,我还沿用hadoop的map/reduce,将会极大的降低生产效率。当然,这里也不是说hadoop的mr没有用,很多hive还在使用mr引擎,面对真正的海量数据时,运行相当稳定。

惯性思维就是习惯性、经验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和经验,绝非一无所用。比如医生、警察这类职业,就需要经验性知识来帮助他们看病和破案。哪怕在IT行业的核心技术领域,比如数据库引擎开发、芯片开发, 也需要大量的经验性知识积累。

但是,我们绝不能只沉迷于经验性知识,这会阻挡我们学习新的知识,阻碍我们进步。在IT领域,惯性思维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快速分析问题,另一方面又让我们的视野变得局限。所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才跟得上时代。中年人的归宿如果不是被淘汰,那就要打铁还需自身硬,把自己的视野、格局、技能提高,才能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