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杖的副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服用虎杖的注意事项】 宜忌: 孕妇忌服. 毒副作用: 大黄素、白藜芦醇甙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49.5±34.3mg/kg和1000.0±57.3mg/kg.白藜芦醇甙50mg/kg 、150mg/kg 及 700mg/kg 给大鼠腹腔注射连续 6 周后, 各组部分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和腹膜炎症以及骨髓脂肪增生, 大剂量组尚可引起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虎杖蒽醌衍生物 9g/kg给小鼠灌胃, 一周未见死亡. 临床应用虎杖及其制剂, 副作用比较轻微.内服可有消化道反应, 如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如失水过多可导致虚脱、休克;外用无明显刺激性, 偶可引起兴奋、畏寒等. 虎杖中毒救治 1. 催吐、洗胃、服鞣酸蛋白及活性炭. 2. 对症治疗: 酌情补液;如休克时可静脉注射参脉注射液等, 或加入液体中静脉点滴. 3. 中草药治疗: 白芍15g, 乌药、黄连、延胡索、藿香、甘草各9g, 广木香(后下)3g, 黄芩6g.水煎, 于腹痛腹泻时内服. 虎杖之医家论药 “虎杖之主治, 其行血似与天名精类, 其疗风似与王不留行类, 第前哲多谓其最解暑毒, 是则从血所生化之原以除结热, 故手厥阴之血脏与足厥阴之风脏, 其治如鼓应桴也.”(《本草述》) “虎杖, 暑月和甘草煎, 色如琥珀, 可爱堪看, 尝之甘美, 瓶置井中, 令冷澈如冰, 白瓷器及银器中盛, 似茶啜之, 时人呼为冷饮子, 又且尊于茗.”“治大热烦躁, 止渴, 利小便, 压一切热毒.”(《药性论》) “治产后恶血不下, 心腹胀满.排脓, 主疮疖痈毒, 妇人血晕, 扑损淤血, 破风毒结气.”(《日华子本草》) “攻诸肿毒, 止咽喉疼痛, 利小便, 走经络.治五淋白浊, 痔漏, 疮痈, 妇人赤白带下.”(《滇南本草》)
2022-02-25 -
七叶一枝花的功效与作用
注意:资料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食用需谨慎 中药属性 药材信息(一) 【药名】:七叶一枝花 【汉语拼音】:QíYèYìZhīHuā 【英文名】:Rhizoma Paridis,Chinensis One flower with sevenleaves,Leafy Paris 【学名】:Paris polyphylla Smit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科名】:百合科Liliaceae 【别名】:华重楼、七叶楼、铁灯台、草河车、蚤休、重楼、金盘托荔枝、草河车。 【性味】:苦、凉。小毒。 【归经】:归心经、肝经、肺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败毒抗癌、消肿止痛、清热定惊、镇咳平喘。 【主治】:治痈肿肺痨久咳、跌打损伤、蛇虫咬伤、淋巴结核、骨髓炎等症,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磨汁、捣汁或入散剂。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涂。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延龄草科)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polyphylla)的干燥根茎。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3200 米的林下。山坡林下荫处或沟边的草丛阴湿处。 【资源分布】: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和贵州。不丹、锡金、尼泊尔和越南也有。主产广东、广西、江西、福建、陕西、四川。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切片,晒干,生用,亦用生品。 【注射剂】:用浓提取液1:2,制成2~4毫升注射剂,高压消毒。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药材信息(二) 【中文名称】 七叶一枝花 【汉语拼音】 Qiyeyizhihua 【英文名称】 One flower with sevenleaves, Leafy Paris, Manyleaf Paris, Whorl Leaved Lily 【拉丁学名】 Paris polyphylla Sm. 【科属归类】 百合科 Liliaceae, 重樓屬 Paris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叶5-8片轮生于茎顶,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7厘米,宽2.5-5厘米。花梗从茎顶抽出,通常比叶长,顶生-花,宽1-1.5毫米,长为萼片的1/3至近等长;雄蕊8-10,花药长1.2-2厘米。蒴果球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荫处或沟边的草丛阴湿处。 分布广西、陕西、四川等地。 药材主产广东、广西、江西、福建、陕西、四川。 【药用部位】 以根茎入药。中药名: 重楼。 【采收加工】 秋后挖取,去除茎、叶、须根,晒干。 【主要成份】 主要含甾体皂甙成分。 【药理作用】 镇痛、镇静,抗肿瘤,止血。 【性味功能】 甘,凉。清热解毒。 【主治用法】 肿伤,中毒。外用: 30-60克,作成膏药涂敷患处。 治蛇咬伤及淋巴结结核。(中国药植志) 药材信息(三) 【药用部位】:根茎 【药用功能】:跌打损伤、蛇咬伤 【药用主治】:用于流行性肋腺炎、扁桃腺炎、咽喉肿育、中耳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炎等。 生态分布 1、华重楼 多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根状茎棕褐色,横走而肥厚,粗可达3厘米,表面粗糙具节,节上生纤维状须根。茎单一,直立,圆柱形,光滑无毛,基部常带紫红色。叶5~9,通常7片,轮生于茎顶,状如伞,其上生花1朵,故称“七叶一枝花”;叶柄长1~3厘米,叶片纸质或膜质,窄卵形或倒披针形,长7~9厘米,宽2~5厘米,先端尖锐,基部楔形或近楔形。夏季开黄绿色花,花梗由茎顶抽出,不分枝,多少比叶长,花单独顶生;萼片5~6,叶状,卵状披针形;花瓣5~6,细线形,有时上部稍扩大,宽约1.5毫米,通常较短于花萼;雄蕊2轮,药隔突出部分窄于花药,长0.2~2毫米;子房具棱,顶部与花柱为紫色,其余部分为黄绿色;蒴果室背开裂。生于山坡林下及灌丛阴湿处。分布于华南、华东、西南及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2、七叶一枝花 形似中华七叶一枝花,但叶矩圆形或倒披针状矩圆形,基部圆形或罕为急尖;花瓣丝状,进顶端渐变尖,长等于或长于花萼2倍,宽约1毫米。分布于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 药材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流行性乙型脑炎,胃痛,阑尾炎,淋巴结结核,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虫咬伤,疮疡肿毒。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7.5~15克;外用适量,磨水或研末调醋敷患处。 化学成分:含多种甾体皂甙,为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和偏诺皂甙元(pennogenin)的二、三、四糖甙,另含β-蜕皮激素、胡萝卜甙等。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根茎含薯蓣皂苷元一3-O一α-D一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3-O一α-D-glucopyranoside)即七叶一枝花皂苷(POlyPhyllin)A,薯蓣皂苷元一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一D一吡喃葡萄糖苷,蚤休皂苷(pariphyllin)[2],蚤休皂苷 A、B,薯蓣皂苷(dioscin)[4],七叶一枝花皂苷C、D、E、F[5]、G、H,薯蓣皂苷元一3-O-α-L一呋喃阿拉伯糖基一(1→4)-[α-L-吡喃鼠李糖基一(1→2)β-D一吡喃葡萄糖苷,薯蓣皂苷元-六乙酸基一3-O-α-L一呲喃鼠李糖基一(l→2)-β-D一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hexaacetyl-3-O-α-L-rhamnopyranosyl-(1→2)一β一D-glucopyrano-sidej,薯蓣皂着苷一3-O-α-L一呋喃阿拉伯糖基一 (1→4)一β-D-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一β-D-glu-copyranoside,],喷诺皂苷元一3-O-α-L一呋喃阿拉伯糖基一(1→4)-〔a-L一吡喃鼠李糖基一(1→2)一β-D一吡喃葡萄糖苷(Penno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a-l-rhamnopyranosyl-(l→2)]-β-D-glucopyranoside},喷诺皂苷元一六乙酰基一3-O-α-L一吡喃鼠李糖基(1→2)-β-D一吡喃葡萄糖苷[pennogenin-hexaacetyl-3-O-α-L-rhamnopyransyl-(l→2)-β-D-glucopyranoside],蚤休甾酮(paristerone)[8],甲基原薯蓣皂苷(methylprotodioscin),以及丙氨酸(alan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等多种氨基酸。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七叶一枝花水浸剂和煎剂在体外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志贺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生药水浸剂比煎剂抗菌作用强。 2.杀精子作用 七叶一枝花70%乙醇提取物对大鼠、小鼠和人的精子有杀精作用。其提取物免阴道给药,100mg/只时有60%的抑制受精作用。 3.镇静、镇痛作用 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有明显的镇静作用;用电刺激法及热板法测定,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4.平喘、止咳作用豚鼠口服七叶一枝花煎剂有明显平喘作用(组 胺喷雾法)。提取物(共五种)在1/2~1/5半数致死量时即有明显平喘作用,效果与1/2半数致死量的氨茶碱相似。提取物之一为皂甙,另三种Liebermsnn反应阳性。小鼠灌服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无祛痰作用(酚红法)。 5.蚤休(未注明品种)100%制剂在试管内对肠道杆菌和化脓性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皆有抗菌作用,近来用煎剂未能证明其有抑菌作用。醇提取物7.8毫克/毫升在体外有杀灭钩端螺旋体作用,同浓度水煎剂则无此作用。蚤休中含取质,其抗病毒作用与之有重要关系。 6.毒性,小鼠灌服煎剂30~60克/公斤,3天内未见死亡。小鼠每日灌服0.4克,每天3次,连续3天;或静脉注射0.2%0.4毫升/只,均无死亡。故毒性很低。 7、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8、煎剂对于右旋糖酐所致“无菌性炎症”具有对抗作用。 9、给大白鼠灌胃,可明显减低大鼠肾上腺素内维生素丙的含量,促进肾上腺功能,但对幼鼠胸腺重量影响不大。 10、含皂甙对离体兔耳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收缩作用。 11、其煎剂及皂甙对豚鼠的离体回肠均有兴奋作用;二者均有溶血作用。 毒理毒性 【中毒解救】《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七叶一枝花有毒部位,地下茎,皮部含毒较多。 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引起痉挛。 解救方法:一洗胃,导泻,内服稀醋酸,如痉挛则用解痉剂等,对症治疗;草药医师介绍:用甘草五钱先煎水,后与白米醋、生姜汁各二两混和,一半含漱,一半内服。 临床应用 1.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乳腺炎,跌损伤,毒蛇咬伤,疮痈肿痛等。 2.用于癌肿。七叶一枝花用于癌肿,常与石见穿、半枝莲、夏枯草等药配伍应用。 3.可用治小儿惊风,热病痉挛,婴儿湿疹。 中医传承 实用选方 1.治风毒暴肿:重台草、木鳖子(去壳)、半夏各50克。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涂之;凡是热肿,熁之。(《圣惠方》重台草散) 2.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或小儿吹乳:重楼15克。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3.治耳内生疮热痛:蚤休适量。醋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4.治喉痹:七叶一枝花根茎1克。研粉吞服。(《浙江民间草药》) 5.治小儿胎风,手足搐搦:蚤休为末。每服2.5克,冷水下。(《卫生易简方》) 6.治慢惊:栝蒌根10克,白甘遂5克。上用慢火炒焦黄色,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栝蒌汤) 7.治肺痨久咳及哮喘:蚤休25克。加水适量,同鸡肉或猪肺煲服。(《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8.治新旧跌打内伤,止痛散瘀:七叶一枝花,童便浸四、五十天,洗净晒干研末。每服1.5克,酒或开水送下。(《广西药植图志》) 9.治脱肛:蚤休,用醋磨汁。外涂患部后,用纱布压送复位,每日可涂二至三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10.治蛇咬伤:七叶一枝花根10克,研末开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七叶一枝花鲜根捣烂,或加甜酒酿捣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1.治中鼠莽毒.金线重楼根。磨水服。(《濒湖集简方》) 12.治“拢匹勒”七叶一枝花鲜品30克。与猪排骨、鸡肉或猪蹄适量同煮,喝汤食肉。(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13.治“纳勒冒沙么”七叶一枝花20克。煎汤,加少许白酒内服。(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14.治“拢沙龙接火”七叶一枝花、旋花茄根、甜菜根各等量。晒干,研细,混匀,每次3~5克,温开水送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15.治“拢达儿”,“农杆农暖”,“乃短兵内”七叶一枝花、马蓝叶、灯台叶、旱莲草鲜品各适量。捣烂,外包患处。(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16.治“兵洞飞暖龙”,“阻伤”七叶一枝花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17.治“菲埋喃皇罗”七叶一枝花鲜品适量。捣烂,取汁外擦。(上二方出自景洪市名傣医康即仑验方) 18.治“吾多,缅白贺”七叶一枝花5克。晒干,研粉,温开水送服;或鲜品10克,捣烂,外敷伤口。(德宏州傣医冯国清验方) 19.退烧。地下茎晒干后,切一小薄片(1~2克),切碎成末,和糖服下,退烧很快。 20.无名肿毒:七叶一枝花9 克,蒲公英30 克,水煎服。亦用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及疔疮。 21 .小儿惊痫:七叶一枝花适量,研为细末,每次0 .6~15克(视年龄而定),冷开水调服。 22. 神经性皮炎:七叶一枝花适量,研为细末,以香油调和,外敷患处。糜烂者可用干粉直接撒布,一般治疗2~3日。有止痒、消退皮损作用。 23. 子宫颈糜烂:七叶一枝花根状茎,研细末调甘油搽局部。每日2~3次。 24. 流行性腮腺炎:七叶一枝花根状茎适量,磨醋外擦,每日4~5次,另用2~3钱水煎服,每日3次。 25.疖肿:鲜七叶一枝花根状茎、鱼腥草各1两。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 26.腹部痉挛性疼痛、腹部手术后局部疼痛:七叶一枝花2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每次5克。 27.流行性乙型脑炎: ⑴七叶一枝花根状茎15克,用冷开水磨汁为一日量,分3~4次服。3日为一疗程。 ⑵七叶一枝花根状茎15克,白马骨全株75克,鲜鸭拓草400克。加水2升,煎至1升为一日量。每隔3小时服1次,每次125毫升。3~4天为一个疗程。 ⑶外用鲜荭草200~400克,煎水,候温擦洗患儿,可洗数次直至热退。 文献论述 1.《本草汇言》:蚤休,凉血去风,解痈毒之药也。但气味苦寒,虽云凉血,不过为痈疽疮疡血热致疾者宜用,中病即止。又不可多服久服。 2.《本草正义》:蚤休,乃苦泄解毒之品,濒湖谓足厥阴经之药,盖清解肝胆之郁热,熄风降气,亦能退肿消痰,利水去湿。 3.《本经》治惊痫,摇头弄舌,皆肝阳肆虐、木火生风之症。又谓之癫疾者,癫即巅顶之巅,字亦作颠,谓是肝风上凌,直上顶巅之病。蚤休能治此症,正以苦寒泄降,能熄风阳而清气火,则气血不冲,脑经不扰,而癫疾惊痫,摇头弄舌诸病可已。若其专治痈肿,则苦寒清热,亦能解毒。治阴蚀,下三虫,亦苦寒胜湿,自能杀虫,其用浅显易知,不烦多赘。濒湖引谚语有’…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知此草专治痈疡,古今无不推重。然此类寒凉诸品,惟阳发红肿大痛名为宜。而坚块顽木之阴症大忌,非谓凡是外科,无不统治也。 4.民间流传:“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男的治疮疖,女的治奶花(乳痈)”。同属植物窄叶重楼、华重楼、多叶重楼、西南重楼、长药隔重楼、球药隔重楼的根茎亦分别称“七叶—枝花”、“灯台七”或“海螺七”。疗效近似。 用药禁忌 体虚,无实火热毒,阴证外疡及孕妇均忌服。 1.《本草汇言》:热伤营阴吐衄血证忌用之。 2.《本经逢原》:元气虚者禁用。 3.《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七叶一枝花有毒部位,地下茎,皮部含毒较多。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引起痉挛。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内服稀醋酸,如痉挛则用解痉剂等,对症治疗;广州草药医师介绍:用甘草五钱先煎水,后与白米醋、生姜汁各二两混和,一半含漱,一半内服。(中华康网) 4.该品性味苦寒,有小毒,含蚤休苷、蚤休士宁苷及生物碱等。超量应用可致中毒。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脏均有毒害作用。主要为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眼花、头痛、腹泻、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唇绀,严重者痉挛、抽搐、脉速、心律不齐、心音迟钝。 治疗与解救 ⑴ 用1:2000~1:4000高锰酸钾液洗胃,硫酸镁导泻。 ⑵ 内服稀盐酸:取市售食醋稀释50~100倍后,内服50~200ml。 ⑶ 静脉输液:应用10%葡萄糖加ATP20mg,辅酶A50U,维生素C250mg,肌苷100mg,10%氯化钾注射液及地塞米松等,分别分次由静脉滴注给药,并给氧。其他对症治疗。 ⑷ 中药治疗:1) 甘草15克,先水煎后与白米醋、生姜汁60克混合,一半含漱,一半内服。2) 痉挛时,用乌梢蛇9克,全蝎3克,厚朴6克,甘草6克,水煎2次,合在一起,分2次早晚服。
2022-02-25 -
柏树的作用与功效
注意:资料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谨慎食用 药用信息 【中文名称】 侧柏,扁柏,香柏 【汉语拼音】 Cebai 【英文名称】 Chinese Arborvitae, Oriental Arborvitae, Chinese Arbor-vitae, Oriental Arbor-vitae, Oriental-Cedar, China Arborvitae 【拉丁学名】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科属归类】 柏科 Cupressaceae, 側柏屬 Platycladus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生鳞叶的小枝细而扁平,向上直展,排成一平面。叶鳞形,交互对生,长1-3毫米,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的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着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呈龙骨状。叶背中部均有条状腺槽。雌雄同株,雄球花多生在下部的小枝上,呈卵圆形,长2-3毫米,具短柄,有5-10对雄蕊;雌球花生于上部的小枝上,近球形,蓝绿色,被白粉,无柄,直径3-4毫米,鳞片3对,有时4对,下面2对下半部肉质突起,基部各生有2个直立胚球。球果近卵圆形,长1.2-2.5厘米,肉质,浅蓝色,后变为木质,红褐色而硬,开裂,果鳞的顶端有一钩状刺,向外方卷曲。种子卵圆形或近椭圆形,顶端微尖,长6-8毫米,灰褐色或紫褐色,稍有棱脊,无翅或有极窄之翅,种脐大而明显。花期3-4月,球果9-10月成熟。 【生境分布】 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山地也有生长,有栽种。 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药材主产全国各地。 【药用部位】 以成熟种仁、枝梢及叶入药。中药名: 种仁: 柏子仁。枝梢及叶: 侧柏叶。 【采收加工】 种仁: 冬初种子成熟时收采,晒干。压碎种皮,簸净,阴干。枝梢及叶: 夏、秋采收,剪取小枝,晾干。 【主要成份】 含脂肪及皂苷。 【药理作用】 止血,镇咳,祛痰,平喘,镇静,抗病原微生物。 【性味功能】 种仁: 甘,平。枝梢及叶: 苦涩,微寒。种仁: 养心安神,止汗,润肠。枝梢及叶: 凉血止血,生发乌发。 【主治用法】 种仁: 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枝梢及叶: 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种仁: 内服: 煎汤,9-15克;或入丸、散。外用: 适量,捣敷。便溏及痰多者慎服。枝梢及叶: 内服: 煎汤,9-15克,或入丸、散。外用: 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多服、久服,易致胃腕不适及食欲减退。 种仁: 老人虚秘: 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各等分。同研,熔白蜡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丸,食前服。(本草衍义) 枝梢及叶: 小便尿血: 侧柏叶,黄连(焙研)各9克,酒服。(济急仙方) 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柏树发出的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可祛病抗邪,培养人体正气。据测试,其主要成分为菘萜、柠檬萜。这些天然物质不仅能杀灭细菌、病毒,净化空气,而且具有松弛精神、稳定情绪的作用。人们吸入柏树的香味后,可使血压下降,大脑血流量减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有些国家开展森林疗法,让癌症病人到柏树林中去休闲娱乐,多数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有的还消除了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而山林中弥漫的大量负氧离子,则能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调节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素有空气维生素之誉。 柏树全身是宝,树脂、树油、果实、枝节、树叶均能入药使用。而以侧柏的种子柏子仁和侧柏叶在临床上应用得最为广泛。 柏子仁性味甘、平,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用。柏子仁配伍酸枣仁、茯神、地黄、当归、五味子、远志、人参等,治惊悸、失眠。柏子仁、大麻仁、松子仁等量,研末服用,治老人或产后便秘。 柏叶性味苦、涩,寒,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的功用。取侧柏叶3700克,水煮浓缩成1∶2的稠膏,加入300克侧柏叶细粉,烘干,每次服2克,每日3次,治慢性支气管炎,疗效颇佳。新鲜侧柏叶适量,水煎服,治百日咳,又治溃疡病合并出血。将鲜侧柏叶浸泡于70%的酒精中,用药液涂擦毛发脱落处,治秃顶非常有效。 【名称】 侧柏叶 【拼音】 Cebaiye 【英文】 Chinese Arborviae Twig and Leaf 【拉丁】 Platycladi Cacumen 【类别】 叶类 【来源】 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燥枝梢及叶。 【产地】 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性状】 多有分支,小且长短不一,为鳞片状。颜色为红褐色。表面可见叶相互对生,断面黄白色。质地松脆、易被折断。茎枝类圆柱形,红棕色;小枝扁平,直径1~2mm。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气清香,味苦涩、微辛。 【品质】 以叶嫩、青绿色,无碎末者为佳。 【性味】 苦、涩,寒。 【功效】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 功效 【性味】 子:甘、辛、微苦,平。 叶:苦、辛,温。 树脂:淡、涩,平。 【功能主治】 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 叶:止血生肌。外用治外伤出血。 树脂:解发热,燥湿,镇痛。用于发热头痛,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种子、树脂3~5钱;叶、树脂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调麻油涂敷患处。
2022-02-25 -
九里香的功效与作用
九里香这个名字很有趣,它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常绿灌木,外形优美,姿态秀丽,开出的花朵香气很是浓郁。常见的生在地带在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五省区的南部沿海,可以作为居室盆景,也可以作为点缀品。下面来看看九里香的功效和作用吧! 九里香的功效: 九里香又叫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黄金桂、山黄皮、千只眼,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跌打肿痛,风湿骨痛,胃痛,牙痛,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虫、蛇咬伤,局部麻醉。用于胃痛,风湿痹痛;外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 别名: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黄金桂、山黄皮、千只眼、月橘。 九里香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辛、苦,微温。 功效:行气,活血,祛风,除湿,并有麻醉镇痛作用。 主治::胃痛,风湿痹痛,肿毒,疥疮,皮肤瘙痒,跌打肿痛,牙痛,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浸酒服。外用:捣敷。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和千里香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 九里香的作用: 九里香的花、叶、果均含精油,出油率为0.25%,精油可用于化妆品香精、食品香精;叶可作调味香料;枝叶入药,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可治胃痛、风湿痹痛,外用则可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等。此外,医药上还以之为强壮剂、健胃剂等。 九里香治跌打肿痛:鲜九里香叶、鲜地耳草、鲜水茴香、鲜山栀叶各等量,共捣烂,酒炒敷患处。 九里香治风湿骨痛:九里香、五色梅根、龙须藤各5钱,炖猪骨或浸酒服。 胃痛:九里香叶粉、两面针粉各2份,鸡骨香粉、松花粉各1份,和匀,加黏合剂制成水丸如黄豆大。每服10~15丸,每日3次。 九里香治胃痛:九里香叶3钱,瓦楞子(煅)1两,共研末,每次服1钱,每日3次。 九里香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鲜九里香叶0.5~1两,鲜刺针草1~3两,水煎,分2~3次服(或用鼻饲)。如高热加大青叶1两,同上药煎服;抽搐频繁痰多者,另取九里香叶0.5~1两,捣烂用冷开水冲服。治湿疹:九里香鲜枝叶,水煎,擦洗患处。(《福建中草药》) 九里香用药禁忌: 阴虚火亢者忌用。
2022-02-25 -
一叶兰的作用 一叶兰能净化空气吗
一叶兰是现代家居办公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四季常青的花卉植物,它可以单独摆放在居室书房内,也可以和其他的花卉在一起相互辉映,但是养眼的一叶兰光辉是很难抵挡的。一叶兰的外观独特,那么一叶兰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一叶兰可以净化空气吗?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叶兰的作用。 一叶兰的作用:1、观赏 一叶兰叶形挺拔整齐,叶色浓绿光亮,姿态优美、淡雅而有风度,同时它长势强健,适应性强,极耐阴,是室内绿化装饰的优良喜阴观叶植物,适于家庭及办公室布置摆放。可单独观赏,也可以和其它观花植物配合布置,以衬托出其它花卉的鲜艳和美丽。此外,它还是现代插花极佳的配叶材料。 一叶兰的作用:2、清新空气 植物都有一定的空气清新作用,一叶兰有吸收甲醛的作用,另外对二氧化碳、氟化氢也又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还可以吸附一定的灰尘,而且一叶兰耐阴、适应性强,不易病虫害,是很好的居室绿化、空气净化植物。 一叶兰的作用:3、中药价值 中医一般会用一叶兰的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都可以,具有活血散瘀,补虚止咳的功效,一般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腰痛,肺虚咳嗽,咯血等。 一叶兰喜阴,是比较适合室内绿植摆设的品种之一,观赏价值比价高,另外一叶兰在清新空气以及药用方面的作用也是很不错的。一叶兰的作用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02-25 -
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花卉都不止只有观赏价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紫菀是很常见的花卉之一,它也一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 中药6—9克,水煎服。蒙药多入丸散剂。 【别名】青菀、小辫、返魂草、山白菜、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紫葥、夜牵牛、紫菀茸、关公须、荷兰菊、柳叶菊【药用部位】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根及根茎。 【成份】 本品含少量挥发油,约为0.04%,挥发油中含毛叶醇(Lachnoplyllol)乙酸毛叶酯,茴香醚,烃,脂肪酸,芳香酸等。根含皂甙及香豆素类化合物。皂甙主要为紫菀皂甙(Astersaponin),水解生成紫菀次皂甙(Asterprosapogenin),进一步水解可生成等分子的长春藤皂甙元和葡萄糖。此外,尚含多种游离的三萜类衍生物,如紫菀酮(Shionone),其水解后得表一二氢紫菀醇(Epi-dihydroshionol)。另外,还含木栓酮、表木栓醇、紫菀酮、槲皮素、橙皮油素和菊糖等。花中含多量黄酮类化合物及胡萝卜素。全草的新鲜汁中含有铅和锌等元素。 【功能主治】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 中药6—9克,水煎服。蒙药多入丸散剂。 【选方】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肺癌 : 紫菀、蚤休、芙蓉花、枇杷叶、百部、昆布、海藻、生牡蛎各15克,浙贝、橘核、橘红各9克,生地、玄参各12克,白花蛇舌草、茅根、铺地锦、薏苡仁、夏枯草各30克 切碎,水煎3次分服。能使咳嗽痰血等症状缓解,继续至X线复查阴影消失。 支气管腺癌: 紫菀、石见穿、紫草各30克,蒲公英15克,炒山栀、王不留行各9克,沙参、麦冬、生地、百部、贝母、地榆各6克 水煎3次分服。迄喘鸣痰稠带血缓解,气管阻塞通畅,肿瘤块影缩小,胸痛消失。 (2)理肺化痰,用于肺嗽痰咳: 紫菀、桔梗、白前、百部各9克,陈皮、荆芥各6克,甘草4.5克 切碎,研匀为止嗽散。每服9克,日3次,温开水送服。宜于新久咳嗽、咯痰不爽者, 如对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的咳嗽都有较好的疗效。 (3)治久嗽不瘥:紫菀(去芦头)、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三物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生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汤调下,食后、欲卧各一服。(《本草图经》) (4)治伤寒后肺痿劳嗽, 唾脓血腥臭,连连不止,渐将羸瘦: 紫菀一两,桔梗一两半(去芦头),天门冬一两(去心),贝母一两(煨令微黄),百合三分,知母三分,生干地黄一两半。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圣惠方》紫菀散) (5)治小儿咳逆上气,喉中有声,不通利: 紫菀一两,杏仁(去皮尖)、细辛、款冬花各一分。上四味,捣罗为散,二三岁儿,每服半钱匕,米饮调下,日三,更量大小加减。( 《圣济总录》紫菀散) (6)治妊娠咳嗽不止,胎不安: 紫菀一两,桔梗半两,甘草、杏仁、桑白皮各二钱半,天门冬一两。上细切,每服三钱。竹茹一块,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二沸,温服。( 《伤寒保命集》紫菀汤) (7)治吐血、咯血、嗽血: 真紫菀、茜根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子大,含化一丸,不以时。 ( 《鸡峰普济方》紫菀丸) (8)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华水服三指撮。(《千金方》) 【临床应用】 1、祛痰作用: 中医认为紫菀具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咳嗽的功能。实验表明,水煎剂有祛痰作用而无镇咳及平喘作用;苯及甲醇提取物也有祛痰作用。 2、抗菌作用: 紫菀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等7种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对抗致病性真菌的作用。 3、抗病毒作用: 水煎剂在鸡胚尿囊中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抑制肿瘤的作用: 据报道分离出的表无羁萜醇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瘤作用;也有报道从紫菀根的正丁醇提取部分分离出的环肽类化合物对S180有抗肿瘤活性。 【宜忌】有实热者忌服。
2022-02-25 -
白芨的美容功效与作用
白芨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花卉,不仅可以止血消肿,还在美容方面还有很大的作为。白芨本身含有很大程度的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质,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容的良药,可以美白祛斑、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下面一起来看看白芨的美容功效和作用吧! 白芨粉功效作用:美白祛斑,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芨自古就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可治疗痤疮、体癣、疤痕等皮肤病。《药性论》云其“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云其“洗面黑,祛斑”。白芨在中药里属止血类药。传统上它对肺结核、肛裂等症有较好疗效,是历代医家治疗肺痨的主药之一。 白芨的美容功效和主要解决的问题:皮肤粗糙、皱纹增多。 适用人群:风吹日晒较多,皮肤显得粗糙或是皱纹等与实际年龄偏差较大的人。 问题成因:皮肤是我们身体的最外一层,体内的水分能否保存得往,会直接影响皮肤的状态。中医认为,肺脏和皮肤的关系最为密切,肺阴直接影响皮肤的干燥和皱纹程度。 使用方法:玉竹多用水煎煮,当成一天的白开水喝,起到源源不断的“润”肺脏和皮肤的最好效果。白芨要加工成细粉,然后用水调稀,做个面膜,然后会感觉皮肤明显细嫩,以白芨为基础嫩肤美白在中国已有千百年历史。两者同时用,一个从内滋生水分润肤,一个锁住水分养肤,效果更明显。
2022-02-25 -
艾蒿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艾蒿呢?艾蒿是什么呢?艾蒿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艾蒿的介绍,不知道大家想不想要了解一下呢?那么,我们话不多说,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艾蒿的介绍吧。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艾蒿的功效吧: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泻久痢,带下,湿疹,疥癣,痈肿,痔疮。灸治百病。艾叶的功效 与作用 功用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艾蒿的作用: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⑦《珍珠囊》:温胃。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艾蒿的作用与功效,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呢?看来艾蒿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2022-02-25 -
结香的功效与作用
结香全株入药能舒筋活络,消炎止痛,可治跌打损伤,风湿痛;也可作兽药,治牛跌打。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植物,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好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结香的功效与作用。 结香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1、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根: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腰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花:祛风明目。用于目赤疼痛,夜盲。 【用法用量】根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花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苗药】葛花珠,猴石花:根、茎、花蕾治青盲,疳积眼,跌打,风湿《湘蓝考》。花蕾作密蒙花药用《苗医药》。 【瑶药】雪花,雪花木:根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叶治产后虚弱,浮肿;茎叶治血崩;花治月经不调;全株治月经不调,贫血,产后恶露过多,风湿痹痛,水煎服治惊风《桂药编》。保风:用于肾虚腰痛,产后贫血,恶露不尽,痛经。 【侗药】美介朦:全株洗患处治神经麻痹《桂药编》。 【毛难药】龙蒙花:茎叶治眼痛《桂药编》。 【壮药】棵衣巴,蒙花:根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夜盲《桂药编》。 2、功能主治 结香养阴安神,明目,祛障翳。用于青盲、翳障、多泪、梦遗、虚淋、失音。(1)《分类草药性》:“治失音。”(2)《重床草药》:“养阴安神。治阴虚火旺,夜梦遗精。”(3)《广西中药志》:“明目,祛障翳。治青盲,云翳,多眵泪,羞明,小儿疳眼。” 性状:为头状花序或单个花蕾。花序半球形,总苞片6~9,总花梗钩状,全体被淡黄色毛茸。花蕾棒状,稍弯曲,长6~8mm,直径3~5mm,表面被浅黄色或灰白色具汹涌的绢丝状毛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研末。 归经:肾;肝经 采制:冬末、春初花开放时采摘花序,晒干。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 性味:性平,味淡。 3、花茶冲泡 结香花可用作花茶冲泡: (1)结香花冲泡方式: 一茶匙叶片,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2)结香花适宜搭配: 结香花适合单泡,不适宜搭配其它花茶。 (3)结香花泡法喝法: 结香花的泡法及喝法介绍:一茶匙结香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结香的作用用途 1、经济价值 结香茎皮纤维可做高级纸及人造棉原料。 2、观赏价值 结香可栽培供观赏。结香树冠球形,枝叶美丽,宜栽在庭园或盆栽观赏。全株供药用;树皮可取纤维,供造纸;枝条柔软,可供编筐。结香姿态优雅,柔枝可打结,十分惹人喜爱,适植于庭前、路旁、水边、石间、墙隅。[5]北方多盆栽观赏。枝条柔软,弯之可打结而不断,常整成各种形状。 3、结香的园林用途 结香树冠球形,枝叶美丽,宜栽在庭园或盆栽观赏。全株供药用;树皮可取纤维,供造纸;枝条柔软,可供编筐。结香姿态优雅,柔枝可打结,十分惹人喜爱,适植于庭前、路旁、水边、石间、墙隅。北方多盆栽观赏。枝条柔软,弯之可打结而不断,常整成各种形状。
2022-02-25 -
韩信草的功效与作用
韩信草别名耳挖草、金茶匙、牙刷草。叶对生,叶卵状椭圆至线状披针形,花着生于叶腋,粉紫色。它有舒筋活络,散瘀止痛的功效,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韩信草的功效与作用还有一些用药禁忌,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韩信草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1、药材 干燥全草,叶片多已脱落,为带有花穗的茎与枝,长15~25厘米,四棱形,表面黄绿色或紫棕色,光滑,质柔软,折断面纤维状,中空;残留的叶片深黄绿色,多破碎不全,皱缩卷曲,质脆而易脱落;花穗着生在枝端,黄绿色。臭微弱,味微咸苦。 2、采集加工 药用全草,春夏采集为好。采后,洗净晒干,扎把备用 3、性味功能 微辛温,气香。舒筋活络,散瘀止痛。 4、主治用法 跌打肿痛,外伤出血,产后四肢麻木,毒蛇咬伤。煎服15--30g,捣敷外用。 禁忌 1、临床作用(孕妇慎用) 用于癌瘤:取半枝莲1两,水煎两次,上、下午分服,或代茶。据36例食管癌、肺癌患者的观察,用药后部分患者有症状的改善,但尚未见有根治疗效。另有用半枝莲、白英各1两,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肺癌,对改善症状亦有一定效果。 2、毒副作用 煎剂小鼠iv的LD50为6.10±0.26g(生药)/kg。浸剂大鼠ig的LD50与75.1±13.1g(生药)/kg。大鼠每日ip0.1、0.3和1.0g(生药)/kg,连续3mo,体重、尿沉渣及尿蛋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病理检查,除部分大鼠肾脏有轻度浊肿外,未见显著器质性变化。黄芩素甙小鼠po最大耐受量为10g/kg,iv的LD50为1314mg/kg。
2022-02-25 -
猫尾草的功效与作用
猫尾草品种有:比尔堡(Bilbo)、唐卓(Tundra)、泰勒(Teno),其中前两者是牧草型,后者是草坪型。 主要产地在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至澳大利亚北部也有分布。猫尾草也有独特的功效与作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猫尾草的功效与作用。 猫尾草的功效(药用价值) 性味:味淡,性凉; 功用:止血,解热,杀虫。 主治:吐血、尿血、丝虫病、疟疾。治吐血,刀伤出血,感冒。 猫尾草的作用用途 1、饲用价值 猫尾草植株高大,叶量丰富,叶片较大,产草量高而稳定,在始花期测定,叶重占株重50%以上。经1979~1984年在岷县旱作条件下,连续5年试验测定,每亩鲜草产量在1024~1667千克之间,以第五年产量最高,且播种当年就可获得1467千克的高产。 宜用于刈割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不耐牲畜践踏,过多的放牧利用会使其寿命缩短。但与苜蓿、红三叶等混播的草地,仍可用于短期放牧。 猫尾草草质较粗,但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适口性好,最适于刈割调制干草,为骡、马、牛极好的饲料,但羊采食稍差。在北方湿润地区一年可刈割2~3次,每667平方米(1亩)产鲜草3000~4000公斤,刈割时应保持留茬高度10~12厘米。 2、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 猫尾草植株高大,叶量丰富,叶片较大,产草量高而稳定,在始花期测定,叶重占株重50%以上。经1979~1984年在岷县旱作条件下,连续5年试验测定,每亩鲜草产量在1024~1667千克之间,以第五年产量最高,且播种当年就可获得1467千克的高产。宜用于刈割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不耐牲畜践踏,过多的放牧利用会使其寿命缩短。但与苜蓿、红三叶等混播的草地,仍可用于短期放牧。猫尾草饲用价值高,是家畜的好饲草,尤为骡、马最喜食。但不宜喂羊,羊食过多,容易引起食欲衰退。
2022-02-25 -
火焰木的功效与作用
火焰木原产于热带非洲,现东南亚、夏威夷等地栽培普遍,中国台湾地区栽培较多,东南亚、夏威夷以及中国台湾、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有少量引种。它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以及功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火焰木的功效与作用吧! 火焰木的功效以及食疗 药用价值 【别名】火把果、救军粮、救兵粮、救命粮、赤阳子、红子、豆金娘、水搓子 【来源】蔷薇科火棘属植物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P. crenatoserrata (Hance) Rehd.],以果实、根及叶入药。秋季采果,冬末春初挖根,晒干或鲜用,叶随用随采。 【性味归经】甘、酸,平。 【功能主治】 果: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 根:清热凉血。用于虚痨骨蒸潮热,肝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吐血,便血。 叶: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果:50克。根:25~50克。叶:外用适量 火焰木的作用用途 1、观赏价值 观花植物,花色红艳,株形美观。可作景观树和庭院树欣赏,花期较长。 园林作用:树形十分优美,整株成塔形或伞形,叶形优雅,四季葱翠美观,花色艳丽,花量丰富,适合行道树、庭院树等。春夏开花,花开满树,色彩鲜红,是一种相当好的观赏树土木种。 火焰木适应性强,耐修剪,喜萌发,作绿篱具有优势。一般城市绿化的土壤较差,建筑垃圾不可能得到很好的清除,火焰木在这种较差的环境中生长较好,自然抗逆性强,病虫害也少,只要勤于修剪,当年栽植的绿篱当年便可见效。 火焰木也适合栽植于护坡之上等。据笔者观察,任其自然发展的火焰木枝条一年可长至1.2米,两年可长至2米左右,并开始着花挂果。 2、火焰木的园林用途 草坪和道路绿化带中布置 火焰木作为球形布置可以采取拼栽,截枝,放枝及修剪整形的手法,错落有致地栽植于草坪之上,点缀于庭园深处,红彤彤的火焰木果使人在寒冷的冬天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火焰木球规则式地布置在道路两旁或中间绿化带,还能起到绿化美化和醒目的作用。 3、景区点缀 火焰木作为风景林地的配植,可以体现自然野趣。试想:在一片山坡前或一处怪石嶙峋的景区,我们猛然发现一大片如火如荼的火焰木展现在眼前,眼前将会为之一亮。 4、盆景和插花材料 火焰木耐修剪,主体枝干自然变化多端。火焰木的观果期从秋到冬,果实愈来愈红,如武汉东湖磨山盆景园每年展出的火焰木盆景,都会引来游客驻足流连。火焰木的果枝也是插花材料,特别是在秋冬两季配置菊花、蜡梅等作传统的艺术插花。 5、园林景观 隆冬时节,北国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南方的火焰花却枝叶繁茂,亭亭如盖,青翠欲滴,浓荫匝地,枝叶之间,群花盛开,艳红无比,如火如荼。远远望去,犹如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又似一片片天边眩目的彩霞,十分壮观。 仲春之际,火焰花落英缤纷,遍地殷红,很容易让人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西宫南内多秋草,落红满阶浑不扫”等古人的诗句。每每此时,周边村寨的女孩总是相约结伴而来,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捡拾花瓣,作为饰物,那场面真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高大挺拔的绿树,满地鲜红的花朵,窈窕美丽的傣家少女,五颜六色的描花纸伞,层次分明,色彩和谐,仿佛小提琴里流淌出的名曲,妙不可言,动人心弦。
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