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

今天开着我的玛莎拉蒂,行驶在拥堵的市区,心烦意乱。忽然一个美丽的车影,悄无声息从我身边滑过。仔细一看,是一辆澳门车,驾驶者是位美女。再仔细看,是丰田的suv,车型写着Harrier,车后的标记显示是混动车型。

我对这辆车很好奇,回来查了一下,原来是丰田的全球车型,诞生于1997年。这个名字来源于北海道的一种鸟,学名白腹鹞(eastern marsh harrier),所以早期的HARRIER车型前脸悬挂的就是这种鸟的标识。

这车在国内也生产了,叫做“凌放”,由一汽丰田生产。车型基本跟海外保持一致。

抛开这车的历史不谈,它搭载的混合动力系统,是丰田的看家本领。难怪美女的车从我身边滑过,一点动静没有,电驱真是出奇的安静啊。对比起来,玛莎拉蒂真的太吵了。

丰田的混合动力系统历史悠久,也比较成熟,它最大的特点估计就是省油,尤其是在城市内行驶。对于油车来说,城市道路走走停停的状态,是最为浪费的。而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行驶时由电驱动,可以极大的节省燃油,充分发挥出节能的优势。

单纯对比油耗,我的莱万特市区行走,大概百公里17个油。按照9块的油价计算,每公里就是1.5元。

混合动力系统,按照百公里5个油计算,每公里只需0.45元,只有我的车的三分之一不到。

假设一年开一万公里,光是油费,我就要多出10500元。

再算算保养费,玛莎拉蒂保养一次4000-8000元,取中间值6000吧。丰田这个车保养不贵,算平均值1000。都是一万公里保养,假设一年只有一次,在保养上,我的又要多出5000元。

这还不算维修和保险,只油费、保养两项,玛莎拉蒂相对于丰田,就要多出1.5万/年。

然而,多出的这些钱,并没有带来多么极致的享受。玛莎拉蒂的科技配置并不高,我的车是21年的莱万特,连全液晶仪表盘都没有,那个中控大屏色彩和分辨率是上古年代的。更别说车联网、L2驾驶、道路识别、远程控制、自动倒车这些当代汽车应该具备的科技能力了。这些能力,在丰田Harrier上都有(或可以选配)。

别小看这些科技功能,它们并非华而不实,而是真正改善了用车体验。想想在高速上行驶1000公里,我要打起精神开一整天,双手不敢离开方向盘,身心俱累。而L3自动驾驶基本就可以半躺着开车,由电脑代替人的双手操作,你甚至可以泡上一壶茶慢慢喝。

当然,玛莎拉蒂百年车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优雅的车型、优美的声浪、空气悬挂、真皮内饰。豪车该有的东西它都有,我之前开过不止一辆豪车,基本也都具备这些功能。但是与时代衔接的科技感,玛莎拉蒂有所缺失。我没开过特斯拉,Tesla号称是移动的iPhone,可以看出它在科技联网、智慧驾驶方面,更具备领先时代的优势。

结合我的车,与今天偶尔见到的丰田Harrier对比,我觉得无论从驾驶体验,还是用车成本考虑,混动车、或者纯电动车,都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科技是进步的,带给人们的便利性与日俱增。传统车企如果不改变思路,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势必会被新造车势力淘汰。哪怕是奔驰、宝马,如果不早做转型,留给他们的时间也不会太多。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